
来源:环球零碳正版炒股软件

01
新签合同破9000亿元,这家能源央企如何做到
10月21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年1月至9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数据显示,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达9045.27亿元,同比增长5.04%,新签境外合同2137.54亿元,同比增长21.45%。
从业务类型看,中国电建的能源电力板块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金额5852.28亿元,同比增长12.89%,新签项目数量达4013个。其中,水电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新签合同额1494.38亿元,同比激增68.82%,783个新签项目中,抽水蓄能新签项目数量407个,新签合同额653.87亿元,同比增长15.26%。
风电业务919个新签项目带来1828.74亿元合同额,同比增幅达54.67%。太阳能发电业务新签合同为1379.18亿元,同比下降33.36%,火电业务为338.29亿元,同比下降46.25%。
新型储能业务新签合同达366.98亿元,新签项目142个。此外,其他能源类项目(如氢能、地热能等)新签项目1001个,合同金额444.7亿元。
同时,中国电建公告还披露了2025年9月单月签约金额超过5亿元的重点项目,共37个。
(来源:证券时报)
02
上海市前三季度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7.9倍
10月22日,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了《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新兴动能显著增强——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解读》。前三季度,上海GDP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其中提到,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3%,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0.6%和13.4%。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倍、27.9倍,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亮点。
(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03
特朗普再次表示印度同意减少采购俄能源
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印度将逐步减少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连续第二周声称他直接与印度总理莫迪就此事进行了交谈。特朗普上周表示,他在电话中得到了莫迪的保证,即印度将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然而,印度外交部表示,他们不知悉所谓的两国领导人对话。
当地时间10月21日,特朗普再次表示,他刚刚与莫迪通了话,他们“谈论了很多事情,但主要是贸易世界——他对此非常感兴趣。”在白宫举办的排灯节庆祝活动中,特朗普补充道:“他不会从俄罗斯购买太多石油。他和我一样想看到战争结束。他希望看到俄乌冲突结束。”印度总理莫迪后来在社交媒体发文,感谢特朗普的来电和热情的排灯节祝福,但并未提及采购俄罗斯能源的问题。
(来源:金十数据)
04
富士康储能项目量产,致力打造全球首个“储能灯塔工厂”
10月21日,富士康旗下储能品牌“富储科能”在郑州航空港举行富士康储能量产暨新品发布会。项目量产后,年产能将达到3GWh的规模,致力于成为“全球首个储能灯塔工厂”。
凭数十年制造经验,富士康已在郑州航空港建成储能生产基地,配备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厂房、工艺先进的Pack自动化产线,建立了从电池包到系统、从研发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产品已在多个园区落地项目,预计年均节省电费超千万元。
据悉,郑州基地具备源网侧及工商业全场景产品的生产能力。
(来源:证券时报)
05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9月创新高,中国市场需求极其强劲
近日,英国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表示,受中国市场强劲需求和美国税收抵免热潮的推动,9月份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26%,达到创纪录的210万辆。Rho Motion的电动车销量统计数据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销售市场,今年,由于部分地区开始逐步暂停或调整以旧换新补贴,不少消费者希望在补贴暂停之前抓紧利用补贴机会,9月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尤其猛烈。同时北美市场也创下销售纪录,因美国买家在电动车补贴激励措施9月底到期前采取行动。
具体分地区来看,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9月上升至约130万辆。欧洲销量跃升36%,至42.75万辆,北美销量攀升66%至约21.5万辆。全球其他地区的销量跃升48%,至15.36万辆。
(来源:财联社)
06
出光兴产越南新厂启动,生物质燃料黑颗粒开启商业运营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位于越南嘉莱省的新建生物质燃料黑颗粒工厂已于10月8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工厂作为越南首个商业规模的生物质燃料黑颗粒生产设施,年产能高达12万吨,标志着越南在生物质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生物质燃料黑颗粒是一种以生物质为基础的能源资源,通过木材等材料热加工制成,具有净“碳中和”特性,即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原料木材生长过程中吸收。
(来源:越通社)
07
新加坡批准胜科从马来西亚进口1吉瓦低碳电力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已向胜科公用事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发出有条件批准,允许从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进口1吉瓦低碳电力。这一低碳电力进口项目计划通过海底高压电缆将砂拉越水电站生产的电力输送至新加坡。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表示,此次有条件批准意味着将为该财团提供相应监管支持,推动项目开发进程。按当前规划,这项低碳电力进口计划预计在2035年前后投入商业运营。管理局在声明中指出,将继续与各企业合作推进可信且具备商业可行性的电力进口方案,以支持本国电力行业脱碳进程。
(来源:联合早报)
08
国际锂协:到2030年全球锂需求量或将增至400万吨
在由SMM主办的2025SMM锂电池原材料大会上,国际锂业协会中国区总经理马增光表示,受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需求驱动,预计至2030年,全球锂需求量总体将保持约20%的年均增速至400万吨。其中智利和澳大利亚的锂储量约占全球60% - 70%、全球产量的近80%,预计至2030年将继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碳酸锂生产区位与企业分布相对集中,江西、四川、青海三省作为锂云母、锂辉石、盐湖锂重要产地,2024年中国碳酸锂总产量超过70万吨。分品质来看,电池级产品占比超过50%;分原料来看,原矿冶炼是碳酸锂生产的主要来源 ; 电池级碳酸锂主要来源于锂辉石,部分来源我国特有的锂云母。
(来源:SMM)
09
印度启动国家生物燃料政策第三阶段以促进绿色能源增长
印度政府已正式启动国家生物燃料政策第三阶段,旨在加速该国绿色能源转型进程。该项政策由联邦内阁于近期批准,标志着印度在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政策更新的核心在于扩大原料来源,将蔗汁、含糖谷物及其他废弃生物质纳入乙醇生产体系。一位政府官员对此评论道:“这一举措将显著增强我国的能源安全,并为农业部门创造新的经济机遇。”政策修订预计将促进农村地区就业,并推动相关绿色能源产业链发展。
新阶段政策同时明确了未来十年的混合燃料目标,规划到2030年实现乙醇与汽油20%的混合比例。该战略不仅关注燃料替代,更注重构建完整的生物燃料生态系统。
(来源:印度时网)
10
总投资30亿,甘肃张掖启动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10月18日,甘肃省张掖市绿色燃料零碳产业园暨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在民乐县启动。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占地400亩,分两期建设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产业园。
据悉,当日启动实施的一期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投资10.5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35万吨电解水制氢工厂、年处理25万吨生物质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合成工厂和30万吨蒸汽工厂,计划2026年12月完工。
项目建成后,年可替代燃煤8万吨、固碳15万吨、减碳排放40万吨,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6亿元,税收1亿元,带动就业约200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于张掖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意义重大。
(来源:新华网)
11
全球首个液态空气储能设施在英格兰正式启动
全球首个商业化规模的液态空气储能设施在英格兰西北部卡灵顿村附近正式启动建设。这项历经近五十年发展的储能技术预计于2026年投入运营,未来将参与电网级储能市场,与锂电池、抽水蓄能等技术共同支撑清洁能源发展。
该液态空气储能设施通过特定工艺将剩余电能转化为液态空气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能量发电。项目现场将配置系列工业设备与大型储罐,形成完整的能量转换体系。
(来源:维度网)
12
由于成本飙升, BP 停止了美国 Beacon 风电项目的开发
近日,日本顶级发电商JERA和英国石油公司BP的合资企业JERA Nex BP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停止美国 Beacon 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并裁员。
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海上风电行业的最新挫折,该行业正受到成本飙升、供应链中断、通货膨胀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此类项目采取敌对措施的影响。
JERA Nex BP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它看不到开发 Beacon项目的可行途径,并得出结论,它不能继续投资该市场,并补充说它将关闭其在美国的运营活动。然而该公司补充说,该公司将保留马萨诸塞州海岸附近的 Beacon 租赁权 ,并等待更有利的时机恢复开发。
(来源:路透社)
13
北京196家单位集中带量采购绿电2.03亿度
10月21日,北京市公共机构2025年绿电集中带量采购合同签订仪式举行,本次采购聚合了市区两级共196家公共机构,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总电量达2.13亿度,采购总资金规模为1.88亿元;其中采购绿电2.03亿度,绿电占比超过95%。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例公共机构公开招标集中带量采购绿电项目在京落地,也是近年来北京市参与主体数量最多、交易资金规模最大的集中带量采购项目。
(来源:北极星电力市场网)
END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为了稀土,特朗普开始寻找“下一个中国”,能成功吗
]article_adlist-->重审“绿氢神话”: 过热的期待会害人 ]article_adlist-->远景张雷:未来能源的竞争,不在设备,而在智能 ]article_adlist-->混凝土化身巨型“电池”,麻省理工开辟储能新道路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联系和关注我们↓(公众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article_adlist-->免责声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article_adlist-->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正版炒股软件,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龙坤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